(B类)
同意对外公开
广扶贫函〔2020〕11号
广元市扶贫开发局
对市政协第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第155号提案建议答复的函
刘清华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防止农村边缘户返贫的建议》(第155号建议)收悉,经前期与你电话沟通交流后,结合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我们始终把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结合收官之年工作重点,制定了《广元市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长效机制(试行)》《稳定增收“持久战”作战方案》。应对新冠疫情,制定了《关于开展贫困户稳定增收调研指导工作的通知》《广元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八条措施》,以过实举措和过硬作风,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组合统筹,切实做好防止农村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致贫返贫工作。
一、关于“加强技术培训”的建议
一是大力推进贫困户扶贫产业发展。近年来,全市围绕贫困户稳定增收目标,对有能力、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因户施策,用够用活相关政策,指导贫困户按照本地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把贫困户引入全市“7+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中来,做到户户都有可预期、可持续发展增收的长产业。同时,选择发展生猪、土鸡、食用菌、蔬菜等2-3个短期能见效的短产业。对无能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但有产业、土地等资源,尽力撮合贫困户与业主、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采取流转、入股、托管等方式实现产业发展收入。目前,全市共有8.8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占贫困户83%。二是全市驻村农技员到位人数739人,组建专家服务团135个,成员876人,派驻农技巡回服务小组449个,成员1865人,集中培训贫困户22.4万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5.7万份,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6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386户。驻村农技员到位率100%,专家服务团指导服务面达100%,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三是不断提升培训服务能力。在新冠肺炎防控关键时期,组织驻村农技员充分利用广播、微信、“中国农技推广”、“云上智农”、“四川科技扶贫在线”等平台,向农民提供“不聚集”技术和管理指导,组织专家在线培训、在线答疑,共开展线上培训3.35万次,227万人次。疫情缓解后,先后组织开展农技员闹春耕、机关干部进农村、贫困户稳定增收调研指导和返乡创业园创建等活动,实地指导全市8.8万贫困户(占总贫困户数的82.9%)发展增收产业,平均每户发展3至4个,实现有能力有意愿贫困户发展产业全覆盖。农技帮扶干部围绕当地大小春生产、田间管护、农资使用和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重点,强化一对一入户指导,培养技术明白人,切实提升贫困户产业增收能力。
二、关于“强化就业保障”的建议
一是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强化财税、金融、产业、就业等政策协同。整合涉农培训资源,围绕产业发展、资源转化和劳动者需求,组织开展职业培训18200人。强化岗位对接和兜底安置,分类组织劳动者转移就业,建立就业扶贫基地(车间)138个,组织专车专列包机直达运送78批次3.02万人,兜底安置贫困劳动者就业14529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96.31万人,返岗务工的贫困人口已达14.35万人,占去年底务工人数的100%。二是制定“稳就业15条”“返乡下乡创业22条”“就业扶贫15条”等措施,建立就业扶贫“一库五名单”和浙广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一库三名单”,做到有培训、转移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100%得到培训、转移和帮扶,实现14.99万贫困劳动者就业增收。全省就业扶贫现场会在广元举行,我市作交流发言。利州区创新就业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家门口就业经验全省推广。三是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整合人社、国土、公安、交通、林业等公益类岗位资源,在每个计划退出的贫困村至少开发5个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劳动者参与养老护理、治安协管、护林绿化、道路维护、地质灾害监测等公共服务。加强特殊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帮扶,安置大龄、残疾贫困劳动者及其家庭劳动力12325人次,确保每个有特殊困难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有1人就业,其中护林员5483人,护路员1635人,保洁员787人,其他岗位4420人,实现劳务收入128.35亿元。四是加强浙广东西部扶贫劳务合作,创新“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机构+贫困村”三方合作模式,定向转移就业。已建成就业扶贫车间426个,帮助4192人就近就地就业;帮助14.12万名贫困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人均年增收1.6万元。五是积极发挥扶贫小额信贷作用。全市累计放贷64452笔252719.83万元,累计还款58342笔161208.19万元,累计还款率63.79%,累计办理因疫情影响延期贷款77户268.22万元,有效促进贫困户贴息使用信贷资金发展产业和创业增收。
三、关于“实行财政兜底”的建议
一是提高兜底保障水平。我市农村低保标准从2015年的2280元/年提高到2019年的4200元/年,增幅84.21%。今年拟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4680元/年,提标文件已在办理中。同时,加大对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等重点对象救助力度,分别按不低于保障标准的20%和10%增发分类施保金,进一步提高救助水平。二是加强临时救助。对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相关社会救助和保障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困难群众,及时提供临时救助。截止7月底,累计救助困难群众4553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734.92万元。三是加强医疗救助,今年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扶贫开发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持续做好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广医保发〔2020〕21号),将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家庭成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特大疾病患者和因病致贫家庭中的重病患者等对象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2019年全市医疗门诊救助2933人次、救助资金286.15万元,住院救助26921人次、救助资金6319.55万元。
感谢你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能一如既往地为我们提出意见建议。
广元市扶贫开发局
2020年9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绪鑫,18808391777)